什麼是開放水域?跟潛水有什麼關係
開放水域就是水域分類
那到底什麼是開放水域呢?在我們潛水的課程中,我們將水域的形式分為「平靜水域」、「開放水域」、「密閉空間」這三大類別,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,這三種水域的定義不同在哪裡吧。
平靜水域的定義
- 水底能見度在三公尺左右
- 水面平靜
- 容易測量,且讓學員站立時頭能超出水面的深度
- 教練能完整示範技巧的水域深度
- 除了游泳池外,其他的平靜水域地點,須由各系統核定
開放水域的定義
- 環境本身必須符合潛水地區的條件(如海洋與湖泊)
- 泳池不屬於開放水域的環境
- 水質需清澈透明
- 氣候與海況合適潛水
- 水面上方沒有遮蔽物,可直接上升至水面
密閉空間的定義
- 無法直接上升出水面的環境,例如洞穴、沈船、礦坑、冰層
OPENWATER的課前準備
OW的學習基礎觀念
在了解完水域的定義後,讓我們繼續回到OPENWATER的介紹。在課程的開始前,我們要先上學科的課程,它是在介紹在水中環境時,各種物理及生理的變化,以及各種安全規定的解說、其他裝備介紹、海中環境、海中危險生物等知識,讓各位同學對於水中不熟悉的環境裡,有基礎的了解並提早熟悉。
在學科上完對於水中物理、生理、安全規定與海中危險生物辨識後,緊接著而來的就是平靜水域的訓練了。提到這邊,一定有很多同學會問,潛水不就是穿著蛙鞋,咬著呼吸設備,就可以潛水了嗎?親愛的孩子們,當然不是這樣簡單而已,不然每個人都是教練了對吧。
OPENWATER事前要學習什麼
接下來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,到底在平靜水域時,我們要學習什麼課程。最主要的有幾個項目,像是練習組裝裝備、浮潛三寶的使用、浮潛的練習、蛙鞋踢法的練習、重裝的操作、出/入水的方法、海底發生危險的應變處理練習、下潛/上升/中性浮力的練習、潛伴共生練習、面鏡除霧、面鏡脫著、緊急上升、水底/水面裝備脫著、耳壓平衡、抽筋自救、二級頭大量漏氣呼吸、無面鏡潛泳、無面鏡呼吸...等,這些練習下去,一天八小時平靜水域練習的時間就過去了~
基礎練習後就是海洋實習
在平靜水域之後,緊接著而來的就是海洋實習。在我們的系統SDI、PSAI當中,OPENWATER要結業必須需要「四趟」的開放水域海洋實習。這是讓你在平靜水域的練習後,真正踏入海洋潛水的練習,這四隻海洋實習的過程中,還會讓各位同學再一次的操作在泳池學到的技巧,以及練習出入水的方法。最重要、最重要的就是練習「中性浮力」與「蛙鞋的踢動」 然後累積你的經驗,讓在水裡的動作成為本能,就像騎腳踏車跟開車一樣就對了。
OPENWATER畢業後還有進階課程呢
OPENWATER畢業之後,接下來的就是ADVANCED OPENWATER 進階水域潛水員的課程啦!不過在上到這個階段之前呢,需要有二十五隻的潛水紀錄後,才能報名上課喔。這是為了讓各位同學的OW技巧更熟練,再去學習新的技巧,這樣會讓學習的過程會更順暢,也會學得更好。